马雪玉,女,1977年4月生,九三学社社员,2005年7月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心理系,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副教授,国家注册二级心理咨询师、二级职业指导师。
一、加强学习,提升思想政治理论水平,立足本职工作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在实际工作中,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关心爱护学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严谨治学,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教育水平,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充分展现新时期人民教师的光荣形象。
二、 刻苦钻研,努力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做实教学科研工作
在教学工作中,马雪玉一直承担着本、专科教学任务,几年来先后承担了《教育心理学》、《心理测量》、《基础心理学》、《教育测量与评价》、《就业指导》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同时还承担了学生实习指导、毕业论文指导等实践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切实贯彻了在传授必要的知识的同时,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经常出现的教学现象和社会现象进行分析,而不是单纯的去讲授枯燥的理论,强调运用具体事例,通过设置焦点问题来引发学生思考,让同学们在思考中融入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和完善学生的个性,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综合性训练和模拟情境教学法,通过多种教学模式给予学生展示和创意的空间,突出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例如在教育学本科的《教育测量与评价》课程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把测评理论应用到教育实践中去,曾先后多次带领学生和市教育局合作,帮助市教育局分析解读邢台市高中联考数据,帮助各中学的领导以及老师通过考试数据分析学校自身的发展方向以及学生的进步空间,并有针对性的帮助各中学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另外,为了提高邢台学院学生网上评教工作的有效性,受教务处委托参与修订了网上评教指标体系以及评分标准公式,大大提高了网上评教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为学校教师考评工作提供了科学的依据。由于教学工作突出,2011年被授予“第三届邢台市学科骨干教师”的荣誉称号;分别于 2009年、2013年两次获“邢台学院优秀教学奖”;2012年获邢台学院说课比赛一等奖; 2012、2013连续两次获邢台学院教学课件比赛二、三等奖,2012年获邢台市教学课件比赛一等奖、河北省社科联教学课件比赛三等奖、2014年获“第十四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河北省赛区高教文三等奖的好成绩;大胆创新积极进行课程改革,率先探网络教学模式改革并取得显著效果,2014年所主持的《职业认知与生涯规划》精品开放课程获得河北省第十八届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高等教育组一等奖;
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马雪玉老师也积极的进行科学研究,在科研中,注意贯彻“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的原则,随时总结、分析教学中的经验、问题及教训,并将其纳入科研工作之中,形成了教学和科研工作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近年来,先后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了学术论文20余篇(核心6篇,EI检索2篇),主持或参与各种科研、教研项目17项,获得省市级科研成果奖励30余项。因为科研工作突出,先后于2009年、2013年两次被邢台市委、邢台市政府授予“邢台市第四届、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青年人年才”称号;2010年被邢台市科协等单位授予“邢台市科学技术普及先进工作者”称号。
三、以身作则,不断提升自身管理能力,创新教学管理工作
作为系部教学秘书,是部门领导进行日常教学管理的主要助手,是部门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成员,是连接领导与教师、学生与老师、系部与学校教务管理部门之间的桥梁。在工作中牢记自己的工作职责,时刻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因为每个教师生活习惯和沟通要求不同,建立了qq群、飞信、微信等多种通讯方式和教师联系,按照教师个人的要求和习惯,及时把学校和系部工作安排通过不同通讯方式传达到教师本人,保证了每一位老师都能及时准确的得知学校工作安排和精神,同时也为系部节省了电话费等通讯开支。
基层教学管理工作繁琐而又复杂,因为部门实际工作情况,教学秘书不但要应对学校教务管理部门的工作,同时还对接学校各个教辅部门的工作安排,每天都会接到多个工作安排通知,这些通知都要及时处理上报,否则就会影响到其他环节工作,所以在日常工作中,她根据各个通知安排要求进行分类整理,接到工作安排后第一时间通知到所涉及教师或学生。承担教学管理工作以来,不管是日常教学安排还是教学档案管理,从未发生过一例因为自己疏忽而耽误工作事件。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尽职尽责,努力做到精益求精,在每学期的教学常规管理和“教学三检查中”都会因为工作认真,资料准备齐全完善等方面受到领导以及教务处督导团好评。由于工作认真负责、成效突出,2010年、2013年分别获“邢台学院优秀教学管理奖”; 2006、2009、2013、2014年度年终考核为优秀,2011年、2013年各记“三等功”一次。
四、心系学生,牢记“服务学生”宗旨,做好学生的领路人
作为教师,她始终牢记“为学生服务”这一宗旨,尽自己之所能为学生服务。利用自身心理学专业特点,在2009年先后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和“国家二级职业指导师”资格证书,并积极利用自身优势为同学服务。2012年12月她指导的会计学2010级学生王惠敏同学在“河北省第四届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决赛中获得“三等奖”的好成绩,这是邢台学院在河北省历届职业规划大赛中首次进入决赛的学生,为该院以后的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开了个好头。2014年5月指导的会计学专业2011级闫麟同学再次获得河北省第五届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决赛 “三等奖”的好成绩。自从邢台学院开设职业指导工作以来进入河北省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决赛并获奖的只有这两位同学,同时马雪玉老师也两次被河北省教育厅授予河北省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的光荣称号。2014年又分别获得邢台学院毕业生就业创业先进个人和河北省“三育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工作中,她还利用自己是 “心理咨询师”的优势,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为学生排忧解难,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在马雪玉老师的提议和积极参与下,教科部从2008年开始举办了邢台学院第一届“5.25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周”活动,并且这一学生活动已经作为学生活动惯例保留下来,迄今为止已经举办了7届,通过每年的“5.25心理健康服务活动”利用学生自身心理学的专业优势,为全院师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供心理健康服务,不但锻炼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并且2014的“5.25心理健康活动”被学生处指定为在邢台学院本科合格评估期间向评估专家推荐观看的学生活动之一。
2009年的中秋节,正好赶在国庆节放假期间,可是当时正是“甲型H1N1流感疫情”蔓延之时,尤其当时2009级同学才入学不到一个月,多数离家较近的同学都回家和亲人团聚过节了,可是肖海峰、刘慧等几位外省学生因为离家太远不便回家,刚刚离开家偏偏又赶上疫情,思乡之情和对“甲流”的恐慌使得这些学生在校焦灼不安,得知这一情况后,在中秋节当天马老师把系里没有回家的20多位同学邀请到了自己家里,给他们准备了水果、月饼等过节礼品,并和大家一块动手包了饺子,和大家一块儿度过了一个快乐的中秋节,缓解了学生的思乡之情和恐慌之心。这些孩子们虽然没回家过节,但是也体会到了节日的喜庆与温暖,至今这些孩子还对当日的情景念念不忘。
在工作中,她热爱自己的专业,爱她的学生,并以积极的态度应对生活与工作中的各种挑战,始终用自己饱满的热情,为教育事业奉献全部的光和热!